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实现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转变。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力也从单一“政策”驱动向“政策+市场”双驱动转变,发展模式、发展格局等均发生重大变化。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为达成“双碳”目标,中国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化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16.6万辆和215.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8倍和1.9倍。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热门终端市场,中国南端的海南省兼具政策红利和天然的地理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指出,海南省的热带气候环境避免了低温对新能源电池续航的影响,共计3.54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契合。
近年来,海南省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全面推动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率先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印发《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成为中国首个提出所有细分领域车辆清洁能源化目标和路线图的地区。
截至2021年8月底,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9.1万辆,占比居全国第四位。在海南自贸港“一负三正”零关税清单、加工增值和税收优惠等“红利”下,海南省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一些新能源特种车辆生产和改装的项目已落户。
随着产业发展力度持续加大,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业内人士也指出,纯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续航、性能下降明显等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汽车城”吉林省长春市位于高寒地区。2017年,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吉林省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高寒地区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团体标准(T/GHDQ 4-2017),为高寒地区动力电池提供了标准支持。今年9月,地处长春市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将投入超300亿元加快新能源转型发展。
而冬季气温最低超过零下30摄氏度的吉林省白城市,则选择了另一条“技术路线”。去年10月,白城市投入运营1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可实现零下30摄氏度超低温启动,零下46摄氏度存放,行驶过程中唯一的排放物是水。
引入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背后,是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的长远规划。2019年8月,白城市牵头组建了包括一汽等15个领军企业参与的氢能产业战略发展联盟,从新能源电力开发起步,延伸打造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全产业链。
与此同时,中国各地陆续发布了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举措,尤其对公务车及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作出明确要求。
上海市明确,到2025年,上海市公交汽车、巡游出租车、党政机关公务车、中心城区载货汽车、邮政用车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车,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车、环卫车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80%,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50%,重型载货车、工程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明显提升。
走进贵阳市北站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挂着绿牌的电动汽车出入频繁。“目前充电站、换电站的主要用户为电动网约车、出租车、物流车等运营车辆。”贵州电网黔能公司技术部总经理杨文凯说,充换电站内还提供餐饮、洗车等配套服务。
中国各地政府还积极为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财政补贴。海南省从今年9月起拟对第一批符合海南省奖励条件的17368辆新能源汽车购车用户(含个人用户和单位用户)发放奖励资金,约合1.36亿元。贵阳市财政从9月中旬到年底将拿出2400万元补贴给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来源:新华网)
|